視頻拍攝:繆曉劍
2月20日,由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局承建的南中城際火炬站節(jié)后復工,開啟基坑開挖作業(yè)。這意味著,火炬站的建設從地上轉入地下,為接下來的主體結構施工打下堅實基礎。

上午9時,位于火炬開發(fā)區(qū)世紀一路的南中城際一標四工區(qū)火炬站施工現(xiàn)場響起挖掘機作業(yè)的轟鳴聲,基坑開挖作業(yè)正式拉開序幕?!盎鹁嬲竟?jié)后復工即轉入基坑開挖作業(yè)階段,接下來我們需要搶抓建設進度,盡量減少汛期對工程的影響?!敝薪坏谝缓絼展こ叹帜现谐请H一標四工區(qū)火炬站項目生產經理竇艷鵬表示,在龍舟水來臨前,項目將全力推進土方開挖進度,減少龍舟水對土方開挖的影響。

火炬站沿世紀一路東西向敷設,與規(guī)劃的港祥市政隧道共線。車站為地下三層島式車站,其中負一層為港祥市政隧道,負二、三層為火炬站。車站長272米,寬29.5米,總建筑面積26295.98平方米?;鹁嬲臼┕す軈^(qū)全長3622米,總造價9.8億元,車站為明挖法,區(qū)間為盾構法,包含5座聯(lián)絡通道,盾構區(qū)間雙線3350米,擬投入兩臺土壓平衡盾構施工。

“火炬站為地下三層站,地連墻的厚度達1.2米,包含七層支撐結構,施工風險大?!备]艷鵬表示,火炬站周邊構筑物較多,包括地下管線,建構筑物基礎形式多樣,施工過程中克服了一系列難題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去年地連墻施工中,火炬站是南中城際一標三層站點中率先完成地連墻施工的,并在11天內實現(xiàn)冠梁和第一道支撐工序轉換,創(chuàng)造了南中城際一標工序轉換的最高紀錄。
火炬站建設進度顯示,地連墻設計110幅,已完成110幅,完成比例100%;基坑開挖設計23萬立方米,已完成2.3萬立方米,完成比例10%;站內支撐設計7道,已完成1道,完成比例14.3%。

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局了解到,南中城際中山段10個已動工工點已于20日前陸續(xù)完成了復工復產各項工作,進入施工階段。目前,興中站、石岐站、岐江道站(原岐江新城站)正在進行主體圍護結構地連墻施工;U型槽段正在進行區(qū)間端頭軟基加固施工;除火炬站外,岐江新城站(原世紀路站)、中山站、橫門井、香山站(一、二區(qū))、香二盾構井也已完成地下連續(xù)墻施工,正在進行基坑土方開挖作業(yè)。
編輯 曾淑花? ?二審 王欣琳? ?三審 向才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