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12日下午,《香山少年報》負責人走進校園通訊站共建學校中山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大豐小學(以下簡稱“大豐小學”),為現(xiàn)場學生帶來了一節(jié)“干貨滿滿”的習作公益課堂?;顒又荚谏罨@通訊站“報校聯(lián)動”協(xié)同育人的樞紐作用,提升學生閱讀寫作能力和新聞媒介素養(yǎng)。

課堂之初,《香山少年報》負責人為同學們細致介紹了《香山少年報》的辦報歷程、版面亮點、欄目定位和日常實踐活動內容。

她表示,《香山少年報》及校園通訊站致力于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和新聞素養(yǎng),同學們可以通過學習新聞基本常識及判斷新聞價值,理解新聞報道的時效性和重要性;通過外出采風實踐和觀察練習,提高對周圍環(huán)境和事件的敏感度,提高觀察和思考能力;通過模仿和創(chuàng)作新聞稿,掌握新聞寫作的基本結構和語言風格,提升表達能力。“希望同學們能夠了解、喜歡上《香山少年報》,積極參與通訊站活動,踴躍投稿,成為用筆丈量生活,用文字收藏童年微光的香山少年。”負責人鼓勵同學們借助平臺展現(xiàn)才華,賦能成長。

隨后,負責人從投稿作品中精選《夜路驚魂》《姥姥》《星光不及你》等多篇佳作,邀請學生參與朗讀互動。同學們爭相舉手參與,現(xiàn)場氣氛活躍。緊接著,負責人以“選題:聚焦日常的高光時刻”“敘事:制造情感過山車”“描寫:讓文字長出眼睛和耳朵”“立意升華:在故事結尾點亮燈塔”“語言:打造會跳舞的文字”“修改口訣:讓文章更完美”六大核心維度為框架,以通俗生動的方式解析從“小切口”捕捉“大主題”的寫作方法論,幫助同學們突破思維桎梏,厘清表達思路,切實提升寫作能力。此外,負責人還以問答“新聞與作文的區(qū)別”為引子,向同學們簡要介紹了新聞的本質和特征,帶領同學們走進新聞采編的世界。

活動結束后,大豐小學四(2)班的張瑜希向記者分享了自己的收獲:“我學到了怎么把作文寫好、寫得優(yōu)美,怎么樣能把語句寫得更細膩,讓讀者身臨其境。同時我也明白了,作文的短長并不那么重要,重要的是它所包含的情感?!彼模?)班的練依晴則表示,自己和《香山少年報》緣分頗深,曾多次在中山+平臺投稿并被采用。她說:“今天的課堂我收獲很大,尤其是學會了‘五感寫作法’!課上我做了很多筆記,課后我也會復盤、消化這些寫作妙招,爭取寫出更好的作文?!?/p>
據(jù)悉,此前港口鎮(zhèn)教共體四所學校(大豐小學、石特小學、中南小學、下南小學)與《香山少年報》簽署《校園通訊站共建協(xié)議》,大豐小學《香山少年報》校園通訊站于今年5月30日正式授牌。
編輯 余曉霖 ?二審 陳彥 ?三審 查九星